查看原文
其他

剖宫产术后伤口裂开?该这样一步步处理

胡海涛 丁香园妇产时间 2023-05-15

最近处理了几个妇产科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患者,如三次剖宫产术后切口疝、三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排线头一年、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半年两次二期缝合均失败等等,都是「麻烦」案例,其中切口感染最多,还好都顺利愈合了。


下面将结合临床实际(外院病例)分享一下切口感染的处理经验和预防细节。


    先分享一个来自外院的案例    

患者,剖宫产术后 7 天,出院时,原本愈合良好的伤口,却裂开了,表面风平浪静,皮下波涛汹涌(患者自拍照):



入院后相关检查,从 CT 看,下腹壁的深部和脂肪层均有感染和积液,证实了皮下的「波涛汹涌」:



例行公事的细菌培养,但是不使用抗生素:



入院时查了血常规,伤口好了,没有复查,肯定正常的:



与患者和家属沟通,拟使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处理伤口,大约时间 4~6 天,然后二期缝合,观察两天,即可出院(负压引流,可以不使用抗生素,可以正常哺乳,若条件好,可以使用移动负压源,不需要住院)。


我这样一步一步处理


第一步 


伤口床的准备:彻底清理切口感染灶,床边接负压引流,使用双氧水、盐水流动冲洗感染的切口,传统的棉球蘸洗伤口,没有这个清洗彻底:



第二步 


使用医用无菌海绵、吸痰管、头皮针、贴膜按 VSD 原理密封切口,吸痰管接负压源,压力范围 8~12 KPA,头皮针做间断冲洗用:



类似这个案例:



更换第一次负压海绵后:


再次更换负压后:


第三步  


创面肉芽颗粒红润 ,二期缝合(提醒:是全层缝合,禁忌皮下缝一层,已遇到二期缝合时分层缝合,结果就是切口再感染,前后达 6 个月):



第四步 


二期缝合观察两天后出院,回到当地拆线,患者拍照发给我(患者很满意):


   什么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?


它是一种创面治疗方式,将医用无菌海绵材料覆盖于创面,并贴膜进行封闭, 连接负压动力源,使局部出于负压环境,将创面坏死组织及渗液通过引流管排出体外,为创面修复和后期创造良好生长环境。如大家耳熟能详的 VSD,因为贵,一套需要几千块,比较高大上,妇产科未能普及。


介绍一部专著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》,这本专论介绍了由德国的 W.Fleischmann 医师原创,裘华德教授引进并经他和他的同事们发展、改良了的新型引流技术—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。这一技术明显改善了引流效果,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,大幅度减少抗生素的应用,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,缩短住院时间,减轻病人痛苦,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。


点击阅读原文,可以免费下载,仅供专业学习。


  什么是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?


传统 VSD 套装太贵,两三千的套装不是每个病人都用得起,贵了,更容易加重医患矛盾,为了省钱,还得治病,就「改良」一下。  除了医用无菌海绵需要另外购买外,其它组成材料均是临床常见的,如胃管、吸痰管、头皮针、3M 贴膜、中心负压源或负压引流机。此分享病例的海绵零售价格不到 500 元,隔 2 天一换,平均每天不到 200 元。



 封闭式负压引流的促进伤口愈合的机理


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新生血管;负压吸引从创面吸走渗出,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;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;清除坏死组织;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;减轻水肿(即细胞外液/细胞间液);增加创面血流,通过增加毛细血管充盈;增加从创面的淋巴引流,机制是通过改变淋巴管的压力和胶体渗透压,这些改变是另一个加快水肿和废物排除的原因等等。


二期缝合的小小建议:


当创面的肉芽红润时,即可局麻下全层缝合,间断全层缝合,打结适当紧度;禁忌皮下缝一层,已遇到外院妇科二期缝合时分层缝合,结果就是切口再感染,原因是皮下的线结是异物,它上面的细菌是感染源,前后 6 月才愈合。


个人经验总结:这个方法处理腹部切口感染,效果确切,愈合时间确切,缩短住院时间,减少投诉或纠纷;充分的引流,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,不影响哺乳;处理切口感染自信,能获得患者的信任。


腹部切口感染的预防在于切口缝合细节,2017 年普外时间最佳的科普文链接(坚持本文原则,过去的 2 年,本人缝合的腹部切口,除了肠瘘引起切口感染外,未出现一例腹部切口感染,特分享):


再谈腹部切口缝合需要注意的若干需要注意事项


读后思考,你对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看?


  1. 妇科医生遇到这类切口感染如何处理及其愈合时间?


  2. 大家有没有遇到因切口感染,而出现的不愉快事件?


  3. 术中操作细节,如何预防术后切口感染?


切口相关缝合和切口感染处理问题,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留言提出并探讨。


参考文献:


1.  朱郁荣, 王维平, 等改良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体表慢性贵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,新医学,20 10,41 (1):231 一 233.


2. 曹大勇,陈绍宗  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,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》 , 2004 , 8 (2) :264-265


3. 周素维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18 例临床观察,《实用妇产科杂志》 , 2013 , 29 (7) :554-555


4. 银东智,袁又能,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术后腹部切口感染防治上的临床应用,《腹部外科》 , 2013 , 26 (3) :187-189


推荐阅读


超实用的 8 条母乳喂养知识(重点第 8 条)


3 年 2 次刮宫,这例围绝经期功血值得讨论


危险!备孕期间服用这些药物易致畸


盘点:妇产科医生该知道的 9 大妊娠相关肝炎问题


首发 | 妇产时间    编辑 | 龚珠萍     

投稿及合作 | gongzp@dxy.cn   

题图 | shutterstock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